找茬
找茬
说是这么说,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现在,欧洲的科技产业集体拉胯。
市场争不过,就得靠着欧盟出台一些拉偏架的政策来保护欧洲的科技公司,要防止欧洲的科技产业被中美韩日联手绞杀。
这四方势力可真是太猛了。
早年间,是美日太强。
这些年,日本稍微逊色,失去了很多市场,韩国却冲了出来。
近几年,以周大老板为首的中资企业也对欧洲下手了,而且市场份额在迅速的扩张。不仅仅是华为、联想、中兴、爱斯达、紫微星、畅游、阿里、百度、企鹅这些数得上号的行业巨头,甚至还包括什么中小科技公司。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外包产业。
现在,软件的外包都在向亚洲转移。
要么去印度,要么是中国。
欧洲的软件,至少有20%都是中国的程序员写的,采用的都是外包的模式。
再加上海尔、格力、海信、TCL、美的等家电企业,真是把欧洲的产业结构冲击的七零八落。
欧盟这边就必须得出招,不得不防!
相比之下,美国就不一样了。
以后,随着国内科技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让硅谷的互联网巨头都焦头烂额竞争不过。
怎么办?
市场手段竞争不过,那就只能是非市场手段了。
要靠着行政手段去找茬!
就像谷歌被赶出国内那样。
不过,美国和欧盟不一样。
美国要更容易。
因为欧洲和韩日对美国形成的竞争压力有限,难以形成威胁,所以他们只需要做好对中资企业的防守就行,实在不行可以多下狠招、杀招。
欧盟就不一样了。
现在的欧洲,科技行业的实力太弱,中美韩日都能很轻易的杀进欧洲市场抢地盘。
欧盟可不敢像美国那样,直接就对所有的对手痛下杀手。
要是把中美韩日都给堵在门外了,那欧洲的市场经济就彻底崩溃了。
哪怕是严防死守的国内大陆市场,也不敢同时对欧、美、韩、日四大经济体同时封锁。
可想而知,欧盟接下来采取的策略,肯定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不能都打。
都打的话,营商环境就完蛋了,欧洲经济就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