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华东派遣人员进入江苏、安徽等省救灾以后,就开足了各种宣传机器,对救灾进行大力的宣传,一方面突出华东的仁政爱民形像;一方面也着力的贬底清廷。
华东开办的各大报纸也都纷纷响应,在报纸上开避专栏,发行特刊,广泛而详细的报导灾区的情况,以及华东救灾工作的进展。由其以上海地区的报纸反应最为热烈,因为灾情本身就有极有新闻价值,而且这里面还有华东大撕清廷的精采大戏。
虽然现在上海是华东的地盘,但仍然是中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最大的对外港口,尽管在失去上海之后,英法等国刻意的加强了广州的港口作用,将部份商品的进出口渠道由上海转移到广州,但上海兼有海河两重航运的优势,本身又是位中国南北的中部地区,幅射面广,而且这时的广东地区并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因此广州的地理、经济优势远不能与上海相比的。
而且华东占领上海以后,一方面继承了外国市政管理高效、现代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充份调度了中国人的生产积极性,并广泛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完全填补了英法等国撤出的空缺,而且还有进一步的扩大,因为华东本身,就有极大的进出口量,因此上海的经济、工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尽管华东己经明确宣布了推翻清廷的政治纲领,但和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地区的经济联系并未衰弱,而且还有进一步的加强,这一方面是华东本身对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地区有巨额的采购,另一方面华东控制了上海海关之后,对出口的中国商品也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对进口商品也有一些限制,保护民族资本,长江中下游的沿岸地区的商人都从中受益,而商人有受益长江中下游沿岸各省的督抚道台等大员们自然也都是利益均沾。
同时现在华东己经占据了河南省,几乎己经截断清廷的南北交通,虽然华东未没有阻止清廷的人员来往,但清廷的南北的信息传递已大大降低,主要是靠电报沟通,而没有朝廷直接监督,长江中下游沿岸各省的督抚道台等大员们自然对商人们和上海的经济来往睁一眼闭一眼,甚致是大方便之门,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
当然赚钱还是其次的,关建是督抚道台等大员们都是明白人,现在的大势谁都看得清楚,华东取清廷而代之己是板上钉钉的事,只看华东何时动手,这些督抚道台等大员们可都没有为大清尽忠的想法,因此通过商人和华东保持一定的联系,也是为自已留一条后路。这次华东进入江苏、安徽救灾能够如此顺利,基本没有遇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