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落座右首。
随后,刘协挥手示意周围宦官、宫婢退下。这才兴致勃勃的向王允问道:“王公,前方战事如何了?可有捷报献阙?”
王允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颔首作答:“回陛下,战事尚持,无甚捷讯。”
闻言,刘协张口抬手,哑口稍顿,短叹一声,默不作语。
“陛下,老臣与诸公卿谋划得当,此次大战无需担忧。倒是陛下伤年幼,正当汲学之时,万不可分心他处。”
王允带着一丝训诫的口气,躬礼劝言。
刘协嘴角一苦,言道:“王公,朝廷与赵逆数十万大军云集太行,战事成败关乎国运,朕又岂会心无所虑!”
“两军交战,乃临阵大将之务。陛下既有忧虑,又能如何,难不成君临阵前,御驾亲征?”
说到这,王允的口气已经算是非常严厉了。接着,又继续说道:“陛下乃天命之子,当放眼天下,而非一军之争。老夫日渐年幼,能为陛下保驾护航的时日,已然不足。此期之间,若陛下才无所学,国朝何以为继,老夫又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王公,朕受教了!”
见王允动气,刘协不禁暗自自责,抬礼致意。
“陛下身系大汉社稷之重,万民之望。三军之争,由公卿布筹庙堂,责大将临阵督导。陛下无需尽知,唯善用人尔。州郡政务,亦有牧守、诸吏处置。陛下承国之治,以孝道继之,待人以恩威,纳言以忠恳,赏罚以律明即可。如此,国朝必兴。”
“王公,吾大汉以儒道之国,而朕习读韩非子这般法家著作,是否有些不妥?”
说到学业,刘协看着眼前的韩非子,疑惑的问向王允。
王允眉头一展,不怕陛下不学习,就怕陛下习读诸册,却一无所问。
“老臣斗胆,敢问陛下,治国以何为重?”
“这……吾大汉以孝道治国,自是孝道为重!”
刘协不假思索的说道,大汉传承数百年,孝道为国之大重,礼之典要。
但王允却是摇了摇头,问道:“臣多有不敬,再问陛下。必欲烹乃翁,幸分吾一杯羹,出为何处?”
“……”
王允话音一落,刘协便愣神失色。
出自何处?
这根本不用想!
高祖所言,子孙又怎会不知。
刘协一下子陷入迷茫之中,高祖此言可谓是大不孝之语。偏偏高祖并天下后,又以孝道治国,颇有相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