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和刘金山,尽管还只是参相而已,却是未来内阁正副宰相最有力的人选。
两老带两新,非常符合李中易在过渡时期的任用宰臣的逻辑和哲学。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孔昆算是看明白了,他和刘金山将来会负责不同领域的经济管理。
孔昆的揣测,是很有些道理的。凡是新兴的产业,比如说冶铁、炼钢之类的作坊,都归刘金山主导。而旧经济成分的种田、交纳税赋,都交由孔昆处理。
按照孔昆的估算,新兴的各种作坊,才是李中易最重视的未来财源。只不过,那些新兴的作坊,规模都还很小,暂时无法创造出更多的税赋罢了。
孔昆单独留下刘交,只是表明一个政治姿态罢了,向大家公开宣布,他孔相公力挺刘交。
送走了刘交后不久,王大虎来到了内阁,孔昆得知消息后,急忙从公事厅里出来,走到厅前的阶下,笑脸相迎。
“某家拜见孔相公。”王大虎并非跋扈之人,该有的规矩,在大庭广众之下,他都会丝毫不错。
孔昆赶忙伸手拦住了王大虎,笑眯眯的说:“王公您可是很难请到的贵客呐!”
王大虎执意要行礼,孔昆坚决不让,最终,两人各退了半步,并肩走进了孔昆的公事厅。
撇开孔昆和王大虎之间的交流不提,李中易到了池州之后,便领着一万五千名近卫军,弃舟登岸,悄悄的朝着洪州杀奔而去。
兵贵精而不在多,李中易一向信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早早选拔出来的近卫军将士们,个个都是弓马娴熟之辈。
从池州到洪州,毕竟是长途奔袭,不擅长弓马,还怎么赶路和打仗?
如果是直线从池州到洪州,就要经过四条大河,即:昌江、西安江、乐安江和余水。
然而,李中易早就派人深入南唐的腹地,绘制出了整个江南的水势图。
经过深入的研究,在祁门和新平镇(今景德镇市)之间,有条崎岖的山路,恰好从四条大河之间穿过。
只不过,走这条路去洪州,路途要远大约三百余里地。
李中易既然是想奔袭洪州,带去的人太少了,恐怕不顶用。若是带兵过多,单单是渡过四条大河,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中易亲自挑选了一万五千人,清一色的一人三骑。与此同时,随军的队伍之中,还携带了三十门6磅青铜火炮。
万一,偷袭兵马的行踪让南唐人发现了,携带的6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