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解释道:“三余,就是家父的字,当年他也创办了激进刊物,和徐志摩、鲁迅、梁实秋、郁达夫、郭沫若等文人都有来往。这本诗集就是徐志摩先生赠送给家父的。”
刘子光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没想到老王校长的家世如此显赫,老王校长的一身风骨那是有传承的啊。
对自己学生表现出来的惊讶,老王校长很有些满意,他掐灭烟头,摸一摸烟盒已经空了,顺手把刘子光送来的那条烟拆开,点了一支抽了起来,刚抽了一口就赞道:“这烟不错,柔和醇厚,下次再帮我捎两条。”说着摸出五十块钱给刘子光,补充道:“人老了,记性不好,钱先给你,省的过一会忘了。”
刘子光毫不客气的把钱收起来,说道:“王校长啊,合着你这么多年工资都花在这上面了,这些书可值不少钱吧。”
王校长吞云吐雾道:“那是,这是我毕生的心血啊,不过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藏书还是杰夫帮我搜集的,毕竟我在江北市这个小地方,条件有限嘛,比如这几本俄文原版小说,就是杰夫在苏联做外交官的时候帮我买的,还有这几本法文图书,是在塞纳河边的跳蚤市场上买的,这些敦煌壁画拓本,是从大英博物馆复制来的,还有这个……这个……”
听到这话,刘子光心里有了底,郑书记和王校长之间虽然来往不是很密切,但绝不能说兄弟之间的感情单薄了,只能说自己是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说别的,光说郑书记帮哥哥收集的这些藏书,价值绝对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若是一般官员,自己上位之后,恨不得全家鸡犬升天,亲戚子侄承包工程,倒卖土地,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殊不知在他们发财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知兄莫如弟,老王校长渴望的生活不是宝马香车,别墅娇娃,只要一本书一盒烟,一张旧躺椅外加午后的阳光足矣,再加上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那就不虚此生了。
“这么珍贵的藏书,您整天烟不离手,要是点着了可就麻烦了。”刘子光打趣道。
老王校长不在意的摆摆手:“不会的,这些书是我的命根子,我抽烟都很小心,烧不着。”
“不如这样,我拉几个赞助,成立一家图书馆,请您担任馆长,您也支援一些存书,让青少年们有点精神食粮,免得老去网吧游戏室什么的。”
听到刘子光的话,老王校长眼睛一亮,抓住话头说:“真的?我早有这个想法了,你可不能逗我老人家玩。”
刘子光笑道:“看您说的,我是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