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协和钦差大臣衔去掉,不多不少,还是维持四钦差在身地地位。全权统带指挥所有在朝清军,务必不能让日军越过大同江一线,进入大清东北龙兴之地。朝廷以重任,事成之后,必颁懋赏。
徐一凡本衔升到了兵部侍郎,算是正式迈入大清的高干体系当中。有这个做底子,只要他不倒,以后外放到哪里,已经够格做督抚了,不折不扣的方面大员。短短两年,白身而四钦差加大清国防部副部长…………让人只能慨叹一声异数了。
…………左宝贵,邓世昌,林泰曾等人,都是重恤,朝廷设祭招魂,以慰英灵而励将来。
…………各省练军,必须听调直隶山东等省,各省协饷,必须马上报解朝廷!直隶准立即新募练军二百营,东北四十营,山东一百营,江南等省,亦添募有加。选拔名臣宿将统之,准备与日再战。
这些电谕雪片一般发下,在本来死水一般地大清激起了满天波涛。
我大清再怎么不行,也办了几十年洋务,也练了这么多兵,买了这么多兵船。结果怎么是被小小日本打得这么惨?京师人消息最灵通,说话也最大声,街头巷尾,全是纷纷地议论。
“…………我大清怎么就不行了呢?两三万人地劲旅在朝鲜被人追着跑,铁甲大兵船被人家打沉…………到底哪里出了毛病?”
“添募新营头……添募个屁!三两银子招来一帮新兵,洋枪都不会放,听见枪声还不是一哄而散?直隶五万人,去了三万,还剩两万,怎么抵挡小鬼子?赶紧的将南洋地兵调过来要紧!”
“南洋顶什么用?据说朝廷还病急乱投医,翁老头子的出的主意。要征调原来湘军后代子弟集合成军出征!湖南巡抚吴大人也最心切。要知道,南洋的兵在中法地时候也不中用哇!还是从北洋调兵过去打的。湘军子弟在家享了几十年福,拿出来就能打?现在淮军没了,指望他们也只是一场空!”
“谁能挽此狂澜啊…………李中堂老啦!”
“…………朝鲜还有一个徐大人!他有新练的禁卫军,从南洋到朝鲜一路杀人杀出来的,人血染红的顶子!当初日本人在汉城作乱,他轻轻松松就平了。李老头子嫉妒他,排挤他去了北边,自己淮军守着汉城,结果怎么样?妒贤忌能的苏定方没有好下场!听说禁卫军都是敢战好汉。就指着徐大人能挽这狂澜于既倒了!”
“…………丢人啊,我大清居然被一个小小日本打成这样。对上更强的西洋人又该怎么办?老兄,看来我们只有当亡国奴的份儿,象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