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时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朕对你信任,但不代表朕之后的皇帝,也会对你信任,你继续待在安北,掌握那么多的军队,拥有那么高的威望与权利,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还是回来吧。
李忠回来了。
赵智曾经对李忠叮嘱过,让你担任左相,只是一种过渡,为新帝保驾护航,事成之后,就退下去,不要参与政治当中,六十多岁的人了,劳累了一辈子,好好轻松几年吧。
赵智的这番心思,是对李忠的非常了解,他知道李忠作为军人,那是少有的名将,但是政治上,他太差了,一旦卷进去,以李忠的性格和能力,很有可能是得不到善终的,他们两人既是君臣,也是兄弟,赵智不可能不为李忠做些考虑与打算。
以李忠对国家的付出,在军中的威望与名声,他就算退下去了,有谁会为难他,又敢为难他?
翼王赵赫悍然发动政变,他敢杀太子,但不敢动李忠。
时至今日,赵询一步步提高李忠的地位与权利,看似是对他的绝对重用与信任,但这种得到,是有极为明显的政治意图。
赵询要把李忠死死绑在自己的身上,说句难听的话,这就是把李忠当枪使,给了他权利与地位的同时,把李忠推到政治的最前沿,所有的风险与压力,全部堆在李忠的身上,一旦局势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赵询或许不会死,但李忠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么简单的事情,李忠难道看不明白?他当然看的明白,而且是清清楚楚,但李忠依旧是满足了赵询的一切,他为的不是赵询这个人,而是这个国家,为了报答兴宗皇帝对自己的大恩,同时,晋朝能够得到复兴,是许多人呕心沥血,付出巨大的努力,才是有了今天的果实,李忠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他本人对于国家,肯定是充满了感情,他不希望晋朝在赵询的手中毁于一旦。
李忠说道:“皇上,您要发动政治改革,也不是不行,但是,能不能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大家都有一个缓冲,只要有了缓冲,时局至少不会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李忠着实不明白,赵询为什么非要这么急,手段这么激烈,慢慢来,难道不好?
听了李忠的劝告,赵询沉默了,良久之后,才是叹声说道:“朕也想缓而图之,但...老天不给朕这个机会和时间啊!”
李忠不解道:“皇上何出此言?”
李忠没有听明白赵询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做没有机会和时间?
赵询看了李忠一眼,没有解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