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还是老实待在家里等消息吧。
................
今天并不是朝会日,赵智召集大臣们到皇城,也就是提出几点事情,问问大家的意见,探探他们的口风,为即将到来的中朝做好一定的准备,既然不是正式的朝会,当然不会形成正式的决议,只是随便聊聊。
往年的这个时候,气氛都是很轻松,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赵智不会生气,说对了,还能得到赵智的赏识,是一件有利而无害的事情,所以被选中前来参加的大臣,都是非常愿意前来。
但是今年.....却有了大大的不同。
杨道嗣返回家中,直接去了书房,喝着茶水,默默想了一些事情,随后招来管家,吩咐了一声,中午吃饭不用叫自己,然后便是准备回房睡觉,都说人越老,瞌睡越少,但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心事太重的缘故,杨道嗣的精神一直都不太好,有些嗜睡。
走出书房,却是有两个人正站在外面。
杨道嗣扫了他们一眼,微微叹了口气,淡声道:“有什么话,到客厅里去说吧。”
杨炳林上前扶着杨道嗣的胳膊,却是被后者轻轻推开,看着父亲颤微的身躯,杨炳林脸上有着一丝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愤怒,他刚刚得到消息,就在刚才的朝会上,父亲做出了一些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六弟,有什么话,好好说,父亲年纪大了,别让他老人家动气。”
一名比杨炳林年长一些的男子,拉着他小声说道。
此人便是杨道嗣的四子杨诚久,现职肖州刺史,一直在地方上为官,多次请求回京任职,杨道嗣始终不许,没办法,只好求助杨炳林,年前,杨炳林让他可以把家人全部都带回来,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代表年后,自己就无需再去肖州了。
“四哥放心,我断不会与父亲置气。”
杨炳林点了点头,迈步朝着客厅走去。
杨道嗣坐在椅子上,眉头微皱,双手轻轻揉着太阳穴,缓解疲累的精神。
杨炳林张口欲言,杨诚久却是拉了他一下,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那么急着说话。
片刻之后,杨道嗣放下双手,看向杨炳林,淡声道:“你有什么话,说吧。”
杨炳林拱手一拜,急声道:“父亲,今日朝会,皇上提了一些建议,据说有两位相国极力反对,而您却是赞同皇上的意见,这是为何?”
杨道嗣淡声道:“皇上的意见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