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惠书屋>其它小说>日月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朱瞻基> 第六百零五章:社保制度的诞生(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五章:社保制度的诞生(上) (1 / 3)

眼下大明社会出现的工人、农民收入低于平均发展水平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进步时期所面临的必然挑战。

因为资本在壮大,而资本壮大势必会剥削工人的利益,挤占农民享受的社会红利。

若是指望资本家替工农考虑,那就无疑于天方夜谭了,只有朝廷能去考虑。

而实际上,眼下大明有一部分官员甚至都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去考虑。

虽然工人、农民的收入低于整个国家平均的发展水平,但那也只是增速上的对比,跟实际的生活质量无关。

皇明四十二年时间下的大明百姓,除了偏远地区的咱们不提,京畿带、江南带、中原带三大块老百姓的生活还要多舒适。

三天吃顿带肉腥的不算什么生活压力,一家四口顿顿吃饱,一年换四五身新衣服不算什么生活压力。

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种生活质量你扔到二十年前,问天下的老百姓,他做梦都不敢梦这么离谱。

朝廷为老百姓做的已经够多了,为这事还有啥好操心的,完全没必要啊。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有这种想法的官员不多,但仍占有部分的比重,而他们之所以这么想的原因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随着百姓的生活质量越高,他们对其他方面的吁求也在加大。

都饿肚子的时候,觉得国家能让他们吃饱就是圣君在世,够老百姓齐呼万岁磕头焚香了。

而当吃饱了之后,老百姓看富商、官家人都吃上肉,他们也会想吃。

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渴盼标准一样在不停的提高,一样不会满足现状。

要求政府越来越廉洁、要求公员队伍越来越清贫,起码也要和他们过同样的日子,要是过的更舒服,人心就不会平衡。

社会的主动吁求就是这么出现的,也就成为了摆在朱允炆与内阁案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当然,上岁数的百姓不会这么欲壑难填,因为他们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但他们的下一辈呢?

人口是繁衍的,新生儿是不断涌现的。

这些孩子可没从洪武朝活过来、更不可能见过元末明初的连天战火,朝廷确实没道理要求这一辈年轻人也去懂什么叫吃苦受罪也该知足。

解决不掉这些年轻人的吁求,那么就必然会出现社会矛盾,影响朝廷和国家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力。

所以骂朝廷的往往是一代接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