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影业的拉片室中,在公司的高层汇聚一堂,全都聚精会神的看着正在放映的影片。
外形有点狂放的梅尔-吉布森安静的坐在沙发椅上,目光时不时越过旁边的莫妮卡-贝鲁奇,落在另一边的罗南-安德森身上。
片子能不能拿到使馆影业的绿灯,全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梅尔-吉布森虽然是个暴脾气的野人,但不喝酒的情况下,多少还是比较靠谱的。
再说最近这段时间,为了这片子碰的头破血流,关系到3000万美元投资,有脾气有想法也要暂时忍着。
对于美国市场,这是一部外语片,影片对白全都是拉丁语和亚拉姆语,好在有字幕。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部极具纪实性与表现力的影片。
但其中的文化,也是罗南这种人根本无法理解的。
对于耶稣的了解,基本停留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上面。
片子拍的很血腥,尺度也比较大,如果使馆影业送去评级委员会,说不定会遇到些麻烦,但拉片会开始之前,他与梅尔-吉布森有过交流,艾肯影业已经送去评级,mpaa分级为r级。
如果真的合作,这也减少了使馆影业的一些麻烦。
跟梅尔-吉布森了解过基本情况之后,罗南也大致明白了他之前为什么到处碰壁,最开始的时候,梅尔-吉布森就没打算给影片添加字幕!
拉丁语和亚拉姆语,如今有几个人能听懂?
不断碰壁,也打散了梅尔-吉布森那些太过理想化的念头,渐渐变得现实起来。
拿到使馆影业放映的这个版本,不但添加了英文字幕,还适当删减了一些太过血腥的镜头。
对于导演和制片人来说,妥协也是种艺术。
莫妮卡-贝鲁奇在影片中出演了抹大拉的玛利亚。
这个名字,忽然让罗南想到了一部忽视的小说——《达芬奇密码》。
说起来,《达芬奇密码》的内容比《耶稣受难记》还要敏感,简直颠覆了教会的传统。
回头让人找找看这部小说出版了没有。
好像小说和电影都曾经引起过轰动,甚至牵扯到了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什么的。
电影放映结束,灯光打开,拉片会暂时告一段落。
梅尔-吉布森立即站起来,走到罗南身边,瓮声瓮气问道:“安德森先生,这片子还可以吧?”
这人说话声音很大,日常行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