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倭国使臣往来中土以来,这些倭国使者便对大唐的建筑、医疗等各方面都赶到莫大的兴趣。相比较大唐的盛世,当时的倭国远远不如。早在遣唐使前身遣隋使时期,便向当时的隋文帝杨坚请示过,请皇帝陛下开恩,派出建筑工匠,农户、医师等人去往倭国,教授倭国人建造房屋、耕种织造以及治病之法。。
不过当时大隋刚刚建国不久,正在忙着东挡西杀。哪里有闲心去理会这个弹丸小国,当着使臣的面便驳了倭国使臣的请求。一顿呻哧之后将倭国使臣赶了出去,之后李唐代替了大隋,遣唐使也再次提起大唐派出工匠、农户以及医师援助倭国。不过当时李渊、李世民两代皇帝都和隋文帝一个脾气,接连驳了遣唐使们的请求,后来几乎成了惯例,后面几位皇位一遇到这样的请求立即驳斥。
见到正式请求没戏之后,遣唐使想了别的办法。接下来几次遣唐使当中混进了大量的倭国医师、画师、乐手和建造、船舶等工匠,还有不少的木工、铸工和锻工等人。经常一次遣唐使当中,这些人就占了大半。
原本想着这些人在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匠,只要看到了大唐,看几眼房屋的建造、锻造的手艺便能知道当中的门道。到时候再花钱请来几个有名的医师来倭国,也能教授倭国的医师。
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遣唐使到了大唐之后竟然改了规矩,只有正副遣唐使和有限的几个随从可以进入长安,剩下的人都被固定在泉州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当中。县城有官兵把守,不许这些人擅自离开。
接下来的几波遣唐使也都是这样的遭遇,就算稍有松动,那些工匠们接触到当地的匠人才发现还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地百姓的泉州方言完全不是他们所学的长安官话,听着就好像是另外一个国家的语言一样。
这样折腾了几次无果之后,倭国的天皇还是决定从唐国引进一批匠人,就这样,跟在空海和尚门下学习大唐问话的阿倍仲麻吕这才显露了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个倭国人也是救了自己的性命。既然他要的也不过分,皇帝下旨为表天朝上国的慈爱之心,在各地挑选各种工匠,跟随归国的遣唐使去往倭国。教授他们各种各样大唐的农耕、建筑、医学以及器乐。
当下阿倍仲麻吕激动的跪在地上,身子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看着这个倭国人竟然隐隐抽泣起来,皇帝还有些不可思议。这点小小的恩德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吗?他也想不到倭国人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当天晚上,在倭国遣唐使的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