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若是每天都能够发这种大财,我老黄哪怕睡着了,也会笑醒。”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接下来的西征和北伐,无论铜钱还是粮食,都有着落了。
随着对儒生们打击力度的加强,朝廷里几乎在一瞬间,空出了好多官位。
只是,李中易并不急于填补这些空缺的官位,一直视若不见。
李云潇有些好奇的问左子光,左子光微微一笑,说:“尸位素餐之辈,白白耗费朝廷的钱粮罢了,有必要填补么?”
“哦,原来如此啊。”李云潇恍然大悟,“确实是官多为患呢。”
“嗯,有些衙门的人,几乎都被抓空了,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左子光如是说。
李云潇对此深以为然,朝廷的官儿越多,老百姓的负担就越重。哪怕他只是一名武将,也懂得如此浅显的道理。
如今的朝廷机构,叠床架屋,格外的繁冗。而且,参与闹事的文臣,大多都是闲散衙门里的闲散官。
也就是说,被剥夺了权力的,读书人里的既得利益者,才有那个决心和李中易搞对抗。
至于,事务繁多,实权很重的三司使和都察院等衙门,只有区区几名低级文官参与而已。
经过两次大扫荡之后,朝廷的官员为之空,朝廷的气象也跟着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其中,最直接的变化是,朝廷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有了显著性的提高。
实际上,李中易下决心和文臣集团作斗争,主要是两点,其一是重要的军政衙门,都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上;其二是朝廷养的冗官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多如牛毛,朝廷的财政收入不堪重负。
按照养活的比例来计算,平均每养活一个官员,至少需要近百名平民的全年收入。
这么重的财政负担,李中易实在是不想背了,索性借着此次整肃的由头,将一些没有鸟用的冗余衙门和冗官,一体裁撤了。
如今的朝廷中枢机构,除了内阁之外,就是六部六卿。原本的大九卿衙门,被裁减了三个。
衙门少了,官员少了,整个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非但没受影响,反而提高了好几倍。
李中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干活的官员多了,赋闲偷懒的少了,一个官员可以干几个官员的事情,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多倍。
先后抓了两万多人,朝廷的仓库,李中易的内藏库里,金银铜钱和粮食,堆积如山。
这么一来,北伐和西征的物资,也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