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做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某种意义上说,和进军俄罗斯之前的拿皇,处境大致相仿。
李中易每每告诫他自己,今日之显赫军威,来之不易,必须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宁可避开强敌,也不能太过自信。
大军分梯次出发的时候,李中易坐在二堂内批阅公文,叶晓兰照例在一旁的小书几上撰写节略。
被调来配合近卫军作战的李勇,趁李中易放下笔喝茶的时候,涎着脸凑过来,小声说:“爷,小的琢磨着,很多被俘虏的契丹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如果弃之不用,实在太过可惜了。”
李中易一听就秒懂了,李勇这个党项蛮夷,心眼子比谁都多,他恐怕是看出骑兵营要被一分为二的危机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李中易放下手里的茶盏,故意装着糊涂反问李勇。
李勇跟随李中易的时间,着实不短了,对于主子的脾气,不敢说了如指掌,至少有一点他看得很清楚:分权制衡一直是持之以恒的不变主题。
杨烈既是李中易的得意门生,又是极为出色的大军副帅,李中易却利用轮换的方式,提拔宋云祥当了检校行军都部署。
李勇记得很清楚,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闲话,绝对不能把所有的鸡蛋,只放在一只篮子里。
这也许不是原话,但李勇琢磨着其中的内涵,其实就是全方位的培养将才,然后优中选优。
李中易如果知道了李勇的小心思,一定会嗤之以鼻,骂他想多了!
将来要干的事还有很多,北边的契丹,南边的安南,西边的吐蕃,东北的女真人,那一个方向上,都需要方面之将去主持大计。
书到用时方恨少,绝对不是李中易的习惯,他喜欢未雨绸缪,利用轮换主持行军的机会,不断的锻炼手下大将,将来才好放心的派驻于各个方向。
至于分其兵权的思想,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而是早在河池建军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雏形,只是现在的分权制衡体系,更加完善和有效罢了。
李勇没敢说实话,他嘿嘿一笑,说:“爷,小的也就是瞎想一气,契丹人比党项人更加能征善战,只让他们当奴隶,未免太过可惜了。”
李中易笑了,李勇这小子不愧是个心有沟壑的党项蛮子,他故意抬高契丹人,贬低党项人的悍勇,这是在变相表忠心吧?
“向明,咱们有段日子没有闲聊过了吧?这么着,你且坐下喝杯茶,歇歇腿,等吾处理完毕手头的公文,咱们再好好的絮叨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