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惠书屋>其它小说>超级农业强国免费阅读> 第371章 制造珊瑚礁(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1章 制造珊瑚礁(1/3) (2 / 3)

人,都一边感受着渺小与孤独,一边将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种”在人工礁体上,渴望长出一片珊瑚礁。

是的!投放人工鱼礁只是第一步,为了重建海洋生态,齐政还花大力气在这片海域人为制造珊瑚礁!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或“海洋生命发动机”,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

即便是强悍的鲨鱼、石斑,也是从幼小的个体长成;这时它们就需要一个地方可以供它们生长,躲避天敌,珊瑚礁就起到这样的作用。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全球变暖以及人类的人为破坏,导致全球很多地方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对于许多潜水爱好者来说,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珊瑚礁的白化现象。

曾有科学家预言,珊瑚礁将在50年内从地球消失,届时将引发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崩溃。

这是不是危言耸听不好说,但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保护珊瑚礁,并如同齐政这样,重建海底珊瑚礁。

珊瑚礁的主体是由腔肠动物珊瑚虫组成的。

珊瑚虫与共生的虫黄藻相互依存,珊瑚虫靠虫黄藻光合作用提供营养,珊瑚之所以有颜色也是因为虫黄藻的存在。如果环境不适,虫黄藻离开,珊瑚虫就变成白色,然后慢慢死亡。

其实,齐政他们现在的珊瑚“种植”过程有点类似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要选择先种一些长得快的品种,然后再培育耐受性强的品种。

珊瑚礁的“幼苗”就是珊瑚虫,它们可以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

利用这一特性,嘉谷实验室与江南省海洋研究所开展研究,已对十多种珊瑚开展了有性繁殖的人工培育,掌握了人工控制条件下的从珊瑚受精卵培育至珊瑚幼体的珊瑚增殖技术。

然后,进一步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利用其无性繁殖开展人工培育,形成手掌大小的“珊瑚树”。

最后就是现在这样,将其附着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

如果梦想实现,这片海底将是姹紫嫣红,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穿梭其中。那景象绝对是震撼且让人激动的。

当然,与陆地植树造林相比,海底“种”珊瑚更加艰难。

珊瑚虫的生存条件十分苛刻,水温不能太高或太低,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清洁的环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