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决心不辜负这份信任,率领奥军对法军了激烈的战斗!
他的策略非常简单,那就是以多打少,制造出歼灭法军的机会。
如果一对一,哪怕是奥军精锐,可是经验缺乏的缺点让他们有可能捉到鹿儿不会脱角,与法军打成牛皮,那就不妙了。
因此他派出二万人,要他们佯攻四万法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得激烈,但不要与法军僵持住即可。
他指挥三万奥军隐蔽地接近最右翼的一万法军,潜伏起来,白天先休息好,晚上则是凌晨三点吃饭,四点出击,从东南北三面杀向敌营!
弗兰克·米基伯爵情知已军缺乏战斗经验,又是夜战,因此他下达简单的军令是:“攻击敌营时见敌人就杀,听到枪声就打,打到没有枪声为止!”
轻便的6磅炮被推到前线,炮声响起来时,呼啦啦的人马趁着夜色就猛扑上来。
先是弓箭洗地、炸弹开路,奥军中的弓箭手部队向着敌营里当空抛射箭矢,杀伤营内白皮,用火箭点着了帐篷,引起大火,制造恐慌与混乱。
现在火器当道,但弓箭还有用武之地,并没有退出战场。
至于炸弹不必多说,早成了作战的标配了。
还有,飞雷炮!
奥军也动用了飞雷炮,这玩艺儿威力大啊,落地就是一个霹雳,在杀伤半径内,那是摧枯拉朽一般,声光效果惊人。
奥军冲到了敌营前,遇到壕沟阻挡,若是旧奥军,过壕沟有一定的困难,但对于新奥军,则一点困难都没有。
因为麻袋管够!
在现代化的社会里,麻袋很不显眼,甚至是微不足够,但在古代,麻袋制造不易,想要制造出大批量的麻袋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对于中华还真不是件事,那里制造麻袋的原料---剑麻、大/麻(不是用来吸的)管够,然后中国人使用了机器就象织布一般,把麻袋片给制造出来,然后裁剪和装钉出麻袋来,生产的过程很快。
麻袋无论军用还是民用都非常地有用,奥地利进口了大量的麻袋屯积着,如今派上用场。
装土麻袋扔进壕沟里,人手一包,几千人一下子就把壕沟给填平了,然后杀进敌营里。
接着是夜明弹打上了天空,照耀着敌营,为奥军指路。
“杀啊,冲啊!”
“为了皇帝,为了帝国!”
黑压压的人潮过来,无数的奥军上着刺刀,打着火把冲来。
就像排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