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弩机的精准度,而且用不了两年就会锈坏掉,还真不如用铜来铸合算。
想明白了这一点,韩端便立即下了决断,“屠翁,就按你的意思,用铜来铸,模范的规格一定要记好,最好是做到不同弩机之间的部件能够相互替换。”
屠翁闻言,立即露出了为难之色:“家主,要做到各部件互相能够替换,这实在是太难了?”
屠翁为难之处,在于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寸。
时下虽然有了尺、寸、分、厘、丝、毫的概念,但标准并不一样,就拿尺来说,按以前留下来的标准,是一百黍为一尺,一黍即一粒黍米的纵向长度,一百粒黍米纵向排在一起,就是一尺。
但这黍米有长有短,尺子也就有长有短,标准并不统一,再往下到寸分厘等极小长度时,相差也就更大。
况且时下也没有精确到“分”以下的测量工具,这对于屠翁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但在韩端看来,只是统一自家作坊的长度单位,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我在京师时,曾从一本书上看到过新朝时便有了一种卡尺,用来测量各种部件都十分方便,而且能够精确到一黍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
“意思就是将一粒黍分成均匀的十段,其中一段就是十分之一。”韩端招手让萧振拿出纸笔,“唰唰唰”画了一把游标卡尺出来。
不是王莽新朝的青铜卡尺,而是后世的游标卡尺。
可惜的是,韩端已经尽量画得清楚,但屠翁还是看不明白。
一个六十多岁只识得少许字的老头,要让他看懂韩端画的并不规范的后世游标卡尺,实在是有点为难人。
这还能怎么办,只能造一个实物出来。
好在韩家专门制作木模的木匠手艺精湛,在韩端手把手的指点下,只花了一天多时间,便做出了一个木料的游标卡尺模型来。
在往上面画刻度的时候,却又碰到了难题。
时下一尺约等于后世二十五厘米,一寸就是二点五厘米,一厘则是二点五毫米,精确测量的话一厘太长,一丝又太短,而且还不好均匀地刻到尺子上。
用当下的尺度无法解决,韩端只得将后世的长度单位拿出来,好在是在自家作坊内,长短都是自己说了算,只要统一标准之后,也不存在乱套的问题。
按照记忆画一厘米出来,再分为十份,每一份为一毫米,以此为基础,终于画出了一把比时下尺子足足长了四分之一的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