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叶青、赵扩、楼钥以及韩彦嘉等人,无不是在为当年谢深甫的急功近利而收拾烂摊子。
不过好在,动荡只源于地方官场,却并没有影响到北地的各路大军中。这并不是说当时谢深甫并没有想过要重文抑武,就像自宋廷立国以来那般看重文官、打压武将。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叶青对北地各路大军的牢牢掌控,以及不顾忌朝堂官员、甚至是天下百姓对他的咒骂与偏见,也才使得北地各路大军,一直能够不受朝堂动荡的影响,保持完全的一致性。
叶青对于北地各路大军的影响,自然是要比对北地各州地的影响还要大,其骄人的战功与威望,也让叶青在北地各路大军中有着旁人无法可取代的影响力。
当初与赵扩君臣坦诚以待,赵扩主州地、叶青主各路大军,互不干扰,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朝廷才能够有一个迁都之后的牢固基础。
即便是到了如今,虽然北地各路大军的一些事务,已经开始向朝廷、兵部禀报,甚至包括一些将领的调动、晋升,也都会需要兵部的文书,可说到底,这是北地各路大军给兵部与朝廷面子罢了。
没有人会认为,没有了兵部的文书跟朝廷的认同,北地各路大军中无论是调动还是晋升的任命,就没办法施行。
毕竟,在朝廷与兵部之前,北地各路大军在叶青多年的打造下,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体系。
而今,之所以与朝廷、兵部之间开始重新建立联系、建立隶属关系,无非就是希望一步一步的让各路大军跟朝廷、兵部融为一体,最终发展成为北地大军为朝廷的大军,是受兵部节制的大军。
有了谢深甫在地方吏治上的前车之鉴,加上叶青刻意没有加快兵部与各路大军之间的融合进程,这才使得北地各路大军在地方吏治的动荡中能够保持独善其身。
自然,这样的情况也会被人认为是叶青不愿意放权,不愿意受制于朝廷,还是想要做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位高权重,甚至是与朝廷隐隐平起平坐的异姓王。
而面对坊间、朝堂的各种流言蜚语,叶青没有去解释,也没有去打压。
与叶青一样,已经成熟稳重了的赵扩,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被朝堂官员的劝谏奏章,以及民间的各种传言所误导、左右,而是沉下心来,用理性来看待这件事情,并选择了毫无条件的相信叶青。
君臣之间像是礼尚往来,更像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般,叶青这边释放着善意,或者是示之一弱时,赵扩那边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