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道人作为元始天尊的关门小徒弟,绝无可能在昆仑山玉虚宫上,堂而皇之的参悟着人教的道理精妙。哪怕有着‘三教本一家’之言,也不能在元始天尊的眼皮子底下,去念太清道德天尊的经卷。
正是因为《太上清净经》为道门超脱总纲,无论是人教弟子,亦或是阐教、截教的弟子门人,甚至道门散修道人都会研读一二,较比道德天尊的五千字《道德经》,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三宝玉如意闪烁天地人、日月星三宝之光,道韵沉沉浮浮,如老酒醉人心弦,少年道人抚掌长叹:“太上清净,微言大义,着实妙不可言!!”
“三洞真传,三清至高之道,不可言,不可说,如佛祖拈花一笑,玄之又玄,一说就错。”荀少彧身披神光,显得愈发宝相庄严,让人不敢直视。
历经上万载的岁月,荀少彧眸光中的清澈一如往昔,恍若昆仑玉虚宫门前的三十六口岁月古井,历经亿万万载岁月依旧如故,不见一丝一毫的浑浊。
一万载的岁月对于天人神魔,也是一段不短的时光,其间不知多少生老病死夹杂其中。可是对荀少彧这等近乎先天大罗金仙的绝顶存在,一万载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已。
或许一次闭关,或许一次长眠,就是一万载、十万载光阴流逝。不朽者的寿命概念,与长生者的时间观念完全相反,长生者依旧会有衰亡的一日,而不朽者却能与天地宇宙同在。
虽然此刻的荀少彧,算不上真正的先天不朽,可是‘混元道果’中包含着的一部分混元大道之妙,让荀少彧有着其他先天大罗金仙都没有的神异。
至少,以荀少彧后土至极之道的能为,与真正超拔命河的先天大罗金仙,在真正神通法力之上并无高下之分。而且以荀少彧的后天至极之妙,一法通万法的大神通境地,还能压制根基不纯的先天大罗金仙。
“一万载的沉淀,多少生老病死在其中如过眼烟云,终究没有白费了吾一万载时光。”荀少彧眸子明亮,似若明月皎洁,与万载之前相比愈发的莫测高深。
自荀少彧一丝真灵落入仙秦疆域,在十二都天度过了几万载光阴,不知轮转了几世,以至如今的阎浮人间四境,已然过了悠悠万载。
这是荀少彧自得到昆仑镜以来,第一次见到与主世界阎浮人间,在时间概念上如此相近的世界,其他世界与阎浮人间都有本质区别。
而这二方天地乾坤在时间维度上,相差并不是十分的大。甚至十二都天在某种时间概念上,已然极为接近阎浮人间这一层次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