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龙的眼珠随即转了起来,他在想,这或许不失为是一步好棋。魏鑫也慢慢地点着头,虽然没有说话,但显然有赞同之意。
在王双龙本人,心底最拥戴的其实是营长冯长治,尽管营长在作战指挥上似乎要逊副营长一头,但他讲究一碗水端平。反观吴子健,由于出身于5连,是5连的老连长,因此难免对5连青眼有加,在武器分配、战斗部署等方面,一向更看重5连;这当然要让战斗力与5连近乎比肩的6连感到不公平。然而,如今营长已经牺牲了,在副营长与教导员之间,6连长王双龙还是感觉吴子健对军事行动的把握更有分寸。
比如教导员今天早些时候匆匆做出的明天发兵黑石崖的决定,换成副营长吴子健,恐怕就不会这么蛮干;即便他也选择动武,却至少要召集一次军事会议,针对黑石崖来一个沙盘推演,待部署周密后,才会下令出兵。
“你打算怎么做?”王双龙索性问提出动议的8连长:“瞒着教导员去给河口村报信?”
魏鑫插话在先:“当然得瞒着,否则教导员怎么可能同意把人派到河口村去?”
鲁大江则压低了嗓音,对两个人讲起了8连指导员此前奉教导员之令前往河口村送信的详情。8连长认为,吴子健副营长从前在军事主张上就屡屡与教导员意见相左,如今营长牺牲了,从理论上讲,林师二营的军事指挥权目前应落在副营长的身上。或许,吴副营长本人也正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根本就对教导员要求他带5连回撤的命令无动于衷,而让8连指导员给刘树带回了一颗软钉子。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几个怕是要夹在副营长和教导员中间,左右为难了!”王双龙毫不掩饰自己的倾向:“要我说,不如我们直接请求吴副营长本人马上赶回红星峡来主持军事,否则,一旦教导员对我们几个下达了军令,难道我们还能抗令不遵?”
“抗令不遵”四个字,重重地砸在了另外两个连长的心头,让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还在红军被迫从苏区撤退出来的长征途中,曾经兴起了几次军内部的大肃反和大清洗。当时,许多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就是在接到审查其人的命令时,试图以军务紧急等理由加以拒绝,结果,被扣上抗令不遵的帽子,甚至还未开始审查,就被审查人员直接逮捕枪决了。对此,参加了长征的王双龙和鲁大江记忆犹新、心有余悸;魏鑫虽然是陕北红军,却也颇有耳闻。
“好,大龙,就依你的主意!”魏鑫对6连长说到:“我们派人连夜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