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便乖巧懂事,及笄后更是明艳动人。
常言道,一家有女百家求,更何况是如此貌美伶俐的女子。
叶家的门槛,都快被提亲的人踏破了。
然而是个有主意的,她若嫁人,嫁的也应是自己爱慕之人,怎可随随便便因为媒人的几句话,就将自己嫁出去了?
是以,自个儿定了个规矩,但凡有前来提亲者,需将男子的画像带来,若是歪瓜裂枣之人,趁早歇了娶她的心思。
叶母气的拿手直点她的脑门,哪有大姑娘家如此挑夫婿的?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
可倒是振振有词,俗话说的好:相由心生。
若是长相不堪,那不正说明了此人心思不正?自己如此挑选,何错之有?
反正是铁了心要如此挑选夫婿,叶父叶母对这个小女儿本就偏爱几分,听她扬言道若不如此她便一辈子不嫁,守在闺中当一辈子老姑娘,叶父叶母不依也得依了。
只是这样一来,门第高的便不必想了,人家身份本就比他们家高出几分,难道还能拿儿子的画像来让自家闺女挑?
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叶母想着,门第高低无所谓,低一些的还能将自己女儿当做掌中宝,嫁过去有娘家撑腰她也不会受气。
如此,男子画像流水一般的进了的闺房,每日在房中挑挑拣拣,一堆画像中愣是挑不出一个顺眼的。
自己也郁闷,明明自己要求不高,可为什么总觉得这些男子总有哪里奇奇怪怪的,却说不上哪里不对。
叶母每天都得问一句,有没有看过眼的,若是有便赶紧给媒人答复了,不然总让人等着也不像话。
苦着脸摇头,一个个都不大满意,总觉得画中之人不对劲。
这时,的哥哥叶筠清出了一个主意,既然看画像不过眼,那就见见真人吧。
叶母大惊,大喜,如此是最好不过的了。
叶筠清安抚母亲,他寻个由头,在家中聚会,到时在花园喝茶饮酒、吟诗作对,端是风雅之事。
妹妹也不用露面,在院外的花窗处偷偷看上一眼,到时有入眼的公子,再作定论也不迟。
另外,如此还能考一考各家公子的才情,岂不两全其美?
听完直点头,这主意好,将人都叫来,她好当面瞧瞧。
叶母听完有些犹豫,这般行事说的过去吗?
不过心下还是倾向于答应,没给个准话,只说问问老爷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