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建造,分十期完成,预计动用百万工人,十年内完工。
江河码头和出海码头,规划完后秦宇就没再管,而是全部交给了工部官员负责,他自己则是一心扑在了造船基地的详细建设方案上。
贸易港口可以慢慢修建,但造船基地却是要抓紧,而这处造船基地的规模,也远远不是汉阳那处能比的。
将来不但要生产战舰,还要生产民用海船,秦宇的初步规划是要开挖五座大型的干船坞,要能容纳2000~3000吨左右的大海船。
然后是十座中型干船坞,要能容纳1000吨至2000吨左右大海船,三十座500~1000吨左右的小型干船坞,最后是一百座露天船台。
木制战船的寿命极短,但要是每年都能进干船坞保养一次,将船底的附着物清除,重新刷漆,就能极大的延长使用寿命,使用一二十年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干船坞的建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若非有水泥,秦宇也不敢妄想,有橡胶也可以做到闸门完全密封,唯一麻烦的就是排水问题。
但秦宇相信,要不了几年,他的蒸汽机就能搞出来,到时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当然,要是等干船坞建造出来后再打造战船,那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还得在船台上打造战船,总而言之,干船坞的建造,他并不着急,但一定要建,将来的作用是巨大的。
当年郑和下西洋,为何无疾而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成本太大了,宝船无法保养,用不了几年就报废了。
造船的方法,同样是采用模块化组装,先设计战舰模型,然后再分解成数万个部件,由后面的木工坊统一加工,最后再拼接组装。
这样的好处就是一旦形成制式标准,不但建造速度快,还会极大的节约成本,也可以根据船体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木料。
为了确保精准,秦宇不但和木匠们制作了统一尺子,连卡尺也发明了出来,不,应该说是复制出来。
因为这玩意儿,西汉时期的王莽,好像就弄出来了。
木工房和配套工坊以及船台的建设,船坞的挖掘,暂时都很简单,只需要大量的人力,但战舰的设计,以及部件分解,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系统的工程。
不识字那是绝对不行的,暂时也只能抽掉一些识文断字的人加入,可这也并非长久之计,所以还得组建专门的船舶设计学院,以及海军学院。
宝船已经失传,与其挖空心思去复制,还不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