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和以前比起来,要来得更忙一些。”记者杨静上来,先是闲聊般地问一些常规问题。
“我也感觉今年这个时候,比去年还忙。”
屋子里,叶青一边回想着,一边不自觉地电台:“今年年初,我就又是上综艺,又是电影上映,又是专辑发布,接着还有演唱会...感觉比我刚比赛出来那会,还要更忙?”
“好像是的,我记得你刚出道的时候,还休息了一阵子,说是太累了。”
杨静整个人的采访温文尔雅,但她的风格就是让嘉宾放松,然后鼓励他多说出点东西:“但现在的情况,那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很多原因吧,比如那时候是红,但还有点虚红。”
叶青其实自己也考虑过。
加上现在的位置,他也不用太客气了。
所以他直接回答了一些实话:
“刚出来的时候,多数是一些需要流量的节目会主动邀请我,但这些节目相对来说有限,如果选不到喜欢的,我就没得去。而且那时候我也没啥别的积累,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忙了。”
“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人总是要慢慢积累。”
杨静于是点点头,把采访稿翻到下一页,自然地接道:“那这么说来,今年你出的第三张专辑,算是有所积累后的成果了。对于它,你有什么自己的评价或者说期待么?”
她确实也好奇这个答案,因为每个问题都很珍贵。
毕竟随着叶青乐坛地位的稳固,每年社交媒体的自来水越来越多,有更多的账号会自发地提前预告宣传,并评测。
早就不是折些大媒体的特权了。
以至于现在很多媒体最看重的,反倒是采访这一块了。
尤其是这第一次专访。
然后叶青给出了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我觉得首先,它不是一张高歌猛进的专辑。”
“哦?所以这张专辑会延续之前的风格么?”
“会有延续,算是一个温和的过渡吧。因为上一张里比如《爱在西元前》和《双截棍》在一开始都有争议。我想,或许有时还是不要推陈出新的时候,把太多东西一下子全丢掉了。”
叶青说完,继续介绍:“所以这张专辑相对来说可接受度应该高一些,而且专辑里的歌灵感主要来自于一些电影和音乐录影带,歌曲就像电影一样,每部的剧情都不同。”
“听起来确实很有趣,但是你之前提到的中国风...”杨静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