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只是作品质量的好坏。”
雷鸣就是个‘博爱’的人,他才不管是说唱还是摇滚,只要是符合自己口味不就行了么?
“但是有不少人会认为,在音乐大厅里听的交响乐,就是要比在路边听别人演唱要有身份。”
“你不觉得这种说法可笑么?”
雷鸣反问了一句,看见卓蓓似乎想说什么,他摆了摆手,示意不要打断自己:“乞丐一身华服也掩盖不了他没钱,教授沦落街头别人也不会认为他胸无点墨,所以,听一种音乐并不会让自己变得高贵或者低贱。音乐最重要的就是给人带来力量。”
这个问题回答的漂亮!
卓蓓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歌手说民谣已死,之所以火不起来,是因为本身就是小众音乐,又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你觉得这种说法对么?”
“荒谬。”雷鸣回答的言简意赅。
“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谣确实属于小众音乐...”
卓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谁定义的小众?听众还是歌手?”
“这有什么分别么?”
卓蓓不太理解为什么雷鸣要追究谁定义的。
“当然有分别啊。”
雷鸣解释道:“听众定义小众,是因为身边听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你歌手不能自己定义,你都觉得是小众音乐了,凭什么还要大众去接受?”
在他看来,没有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小众。
前世,相声作为传统的娱乐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多少观众的,远远比不上歌曲和电影这些新时代的产物。
但后来经过老郭他们的宣传和创新,德云社不照样火遍大江南北?
同样的道理,民谣为什么失去了很多听众?
首先肯定是创作者的原因,没写出让大众满意的作品。
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大家可能不像从前那样可以耐心的品味一首歌,特别是短视频的兴起,市面上不免出现一些粗枝烂叶的音乐。
可是这些只是阵痛,大众终究还是会回归到音乐的本质上面来。
而且网络时代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传播渠道变得很广,只要歌曲好听,就不怕被埋没,没理由民谣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其次,就是一些歌手的心态问题。
有不少自以为是的歌手,认为民谣就是曲高和寡,不愿意去进行所谓的宣传。
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