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电影市场进入繁荣期之后,似乎已经成为了惯例。
如此多的出品公司,难道真的是缺钱吗?
答案显然是,no!
以在《泰囧》之后,成为国内当红导演,出品人的徐争为例,他本身自带的资本与资源就已经不可估量,即使面对市场,徐争的票房号召力也早就有目共睹,绝对不是缺钱的三无电影。
但是在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中,除了徐争入股的影视公司外,另外还引入了13个出品方,包括京城文化、阿里巴巴影业、万达影视、优酷电影、猫眼微影等等,一起下场参与投资。
也就是说,即便作品的票房表现能够提前锁定和预测,大概率将会成为爆款,但是,抱团行为依旧不变。
为什么?
分散风险是最直接的原因,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产大片的投资门槛也跟着水涨船高,电影的投资方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降低风险?
毕竟投资电影,就是为了赚钱,而由多家公司同时投资一部电影,也就成了电影行业内,分散风险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除了规避票房不理想的风险之外,拍摄的成本也在其考量之内。
例如由万达、华艺、光线联合出品的《寻龙诀》,这部电影在拍摄时,预计投资就是亿到亿,最终严重超支到亿。
类似的情况在业内并不少见,投资方大多只能硬着头皮追加投资,这时身边如果能有几个合作伙伴分担风险,无疑轻松不少。
其实,不光国内如此,规避风险是全世界电影行业的共同心声,除非对自己的项目特别有信心,也有承担风险的实力,否则大家都不敢吃独食。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资源比钱有价值,投资是让利手段。
在出品方名单中,除了主出品公司,还有一大串的联合出品公司,有很多联合出品公司实际上并非电影的投资者,而是在发行等环节助力。
毕竟渠道资源的重要性在未来也会越发突显出来,例如宣传必不可少的社交平台,或者是票务平台,以及规模庞大的院线资源,都能对影片的宣发、排片做出巨大贡献,那么作为主投方肯定是欢迎来投资的。
再有就是互联网和影视公司的联盟化,前世电影行业运营的互联网化后,不仅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出现在联合出品的名单之中,甚至与影业公司已经有了联盟的势头。
例如,《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夏洛特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