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里全是王太师的种种好处。
小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父皇安排了很多老师。
那些老师,要么严厉,要么刻版。不论他们本性如何,教导太子时都必须如此,否则就会被言官弹劾行为不端。
只有王渊,和蔼可亲,循序善诱,令太子打心眼里爱慕尊敬。
即便是做了皇帝,王渊依旧在教导他,甚至毫不避讳的指出谁是王党,如此才能让朱载堻真正认清朝堂局势。
亦师亦父,这是朱载堻对王渊的感情。
朱载堻拿起朱笔,在奏疏上批阅:“不允。”
这封奏疏,是王渊从南京发来的,信送出去之后就停下不动。
在收到皇帝的回复之后,王渊再次启程,到了扬州又写信请辞。
皇帝依旧不允。
行至天津,王渊写第三封信请辞,此时满朝文武都得到消息。
即便许多人早有预料,但还是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王渊今年才四十八岁,作为一个首辅,实在太年轻了,只要身体没问题,再干二十年都不在话下。
北京西郊火车站。
王渊带着两位妻子下车,由于没有泄露回京时间,并无官员和弟子前来迎接,甚至王渊的家人都不知道。
城墙早已增筑完成,北京城的面积将近翻倍。
铁路绕着城墙而过,下了火车不远,便是城西大学士第。王渊都已经回家了,满朝文武都没接到消息,只有锦衣卫火速前去禀报皇帝。
如今大明的铁路,大致如下——
第一条:从京城西山,一路向东连接蓟州,又从蓟州延伸到山海关。
第二条:从通州南下天津,又从天津延伸到淮安(未过黄河,只到淮安府城以北)。
第三条:从朔州向北,经山阴,至大同。
第四条:从平遥向北,经祁县、太原,至忻州。
这四条铁路都具备战略意义,第一条能够辐射大宁、辽宁,加强中央与东北的联系。并且还在继续向东铺设,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修到广宁(锦州)。
第二条铁路的作用,是把黄河以北的漕运,全部改为铁路运输。
第三条、第四条铁路,是加强山西与河套的联系。不仅运兵方便,每年运送军事物资的开支,都能因此节省下来一大笔。
随着蒸汽毛纺机的发明,如今很多晋商都转为工厂主。一些晋商从河套、集宁采购羊毛,转运到山西卖给工厂主,纺织成各种毛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