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第一造纸厂,这里生产的纸张多不是用来直接书写的,内厂也有试验员在这里调试工艺,主要是随着人口的极大增加,特种纸张用处越来越多。
内厂有次在调试“巨灵神”的时候,临时用了丝绸和纸张折起来,然后用来塞缝隙。过了很久,发现丝绸和纸张粘结在一起,而因为但是墙角多有石灰粉,使得整个粘结物相当的特别。
因为这么一个小发现,内厂就做了几次小实验,发现当用瓷土、石灰调和成流质,然后作为粘合剂,将纸张和丝麻堆叠奇数层,就能得到一种全新的特种纸张。
这种纸张比一般的宣纸要硬的多,也可以书写,但更多的时候,用来印刷效果会更好。
这个成果迅速被专利厂消化,然后就成立了江夏第一造纸厂,主要生产各种特殊纸张,当然其中也包括厕纸。
嗤!嗤!嗤……
石版印刷的工人已经越来越熟练,作为“技术工种”,其一年的工资报酬,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小吏。纵使福利差距有点大,比如逢年过节费或者旬日的贴补禄米之类,还有子女就学的行情等等,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印刷工在武汉,绝对算得上“中产”。
“如今名刺都是用印的,当真是没诚意。”
江夏第一造纸厂还承担印刷业务,其中一个大头,就是给人印“身份证”以及“名片”,诸如各种会所嫩模的介绍,反而印的比较少。
主要还是江夏第一造纸厂业务不熟练,还没有跟“文人骚客”打好关系。这年头的“文人骚客”,那是真的骚,不掺水的那种骚。一边嫖妓一边吟诗,上下两头都不耽误事情。
“要是‘路引’也能印刷,那就好了。武汉百几十万人住着,这得多大的买卖?而且用纸的也用不长久,三五月就要重新印,这可是长久买卖。厂长,不若跟府里提提,揽了这买卖?”
车间主任带着笑,厂里的效益好了,他们这些“中产”才会有机会变成“资产”。否则“中产”说起来好听比“无产”强,但实际上和“无产”并没有任何区别。
自古以来的诸夏苗裔,都不缺“理想”,当社会的上升通道打开,哪怕何等的狭窄,不拘高低贵贱贫富,都会钻营琢磨,这个过程,通俗点来讲,就叫奋斗。
一个造纸厂的车间主任,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厂长若是得了使君赏识,兴许就调去做官,也兴许另有重用。而厂长走了之后,车间主任变成厂长的概率就大了不少。
退一步讲,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