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有云,丝绸之路上的高昌国纺织技术高超,他们的纺织业不用养蚕,其材料来自于当地的一种草地植物。
那植物一年一生,结果实如蝉蛹一般,纺出的丝线根根洁白,非常的细腻。
而这种特别的仿制品,却不能染色,只能以原色出现,也就是说,当时的高昌人大部分是穿白色的。
陈智记得后唐书有文字描述:
“高昌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形容的应该就是当时的高昌白布,而现在这五颜六色的古代服装,估计应该不是在古高昌国挖掘出来的了。
他们离开博物馆之后,是一条步行街,这里有很多的游人,街道两侧卖的都是纪念品,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还有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做成公仔的玄藏,猪八戒等等,颇为热闹。
陈智一行人没有留恋这些商户,一路顺着扶梯走到地面上了。
这座地宫的中间似乎是一个类似天井的院子,上面是个很大的广场,里面竖着一根颇为可观的雕塑,仿金箍棒铸成的巨大温度计。
这个雕塑倒是用了很多心思,整体用金属塑成,据说是获了基尼斯世界之最的最大立体造型温度计。
这是个超大的温度计直径米,立体造型12米高,能实测摄氏100度以内的温度。
旁边是一系列“火焰山”地碑,以及唐僧师徒四人的雕像,配合起来非常具有美感。
看来当时建造这个风景区是花了不少的钱。
陈智站在广场上,向前方看了看。
只见前方的火焰山,重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势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褶皱,在阳光的直射下,热浪滚滚,云雾缭绕,那赭褐色的山峰就像熊熊烈焰般在燃烧,真的不愧这火焰山的称号。
当地的导游满脸大汗的举着话筒给大家解说。
说现在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夏季的火焰山才是炎热地狱,这里是全国最热的地方之一,而且气候十分干燥,来此游玩要注意多带饮用水,并且要准备遮阳帽、墨镜等,以免中暑。
周围的一片都是火旺旺的,在正前方的沙漠上有一块巨大的石板雕刻,上面刻写着原版《西游记》里颇有意思的一句话:
“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称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四周围寸草不生。
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